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健峰新闻

山猪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?

2025/7/26 16:02:30      点击:
山猪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?
山猪(野猪)对农作物的危害具有范围广、破坏性强的特点,尤其在其活动频繁的山区、丘陵及近林农田区域,常给农业生产带来显著损失。具体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 直接啃食与踩踏,导致作物减产
啃食目标广泛:山猪食性杂,几乎所有常见农作物都可能成为其觅食对象,包括:
禾本科作物:玉米(尤其在灌浆期啃食果穗)、水稻(成熟期拱食稻穗和根茎)、小麦(拔节期至成熟期啃食麦穗和茎叶)。
块茎类作物:红薯、马铃薯、山药等(直接拱土挖掘地下块茎)。
经济作物:茶叶、竹笋、果树(啃食树皮、嫩芽、果实,如猕猴桃、柑橘等)。
破坏特点:山猪觅食时不仅啃食作物,还会用鼻子拱土、用蹄子踩踏,导致成片农田被毁,即使未被啃食的作物也可能因机械损伤而死亡或变质,损失率常达 30%-80%,严重时颗粒无收。
2. 破坏农田基础设施
拱翻田埂、水渠:山猪为寻找地下食物(如昆虫、块茎),会拱松田埂土壤,导致田埂坍塌,影响灌溉;同时可能破坏田间水渠,造成漏水,影响农田供水。
损坏围栏、大棚:靠近山林的农田若有简易围栏,山猪可能撞断围栏进入;小型塑料大棚也可能被其拱破或踩踏,导致棚内作物暴露在恶劣环境中受损。
3. 间接危害:传播病虫害
山猪的粪便、分泌物可能携带寄生虫卵(如蛔虫、蜱虫)、病菌(如布鲁氏菌),污染农作物和土壤,增加人畜感染风险。
其活动还可能干扰田间生态平衡,例如破坏鸟类巢穴、昆虫栖息地,间接影响作物的自然授粉和病虫害控制。
4. 区域性危害差异
山区及丘陵地带:危害最严重,因山猪栖息地与农田交错,作物成熟期(如玉米、红薯收获前)是其频繁入侵的高峰期。
平原边缘区域:若周边有林地、湿地作为山猪庇护所,也可能遭受周期性破坏,尤其在冬季食物匮乏时,山猪会向平原农田迁移。
近年来,由于生态保护力度加大,野猪种群数量回升,加之其繁殖能力强(每年 1-2 胎,每胎 4-6 头),人猪冲突在多地加剧,已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突出问题之一。